心理专栏
当前位置:盟略心理 > 心理专栏 >

心理学:这就是我们之所以会健忘的原因

发布日期:2021-03-03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心理学:这就是我们之所以会健忘的原因

  01遗忘产生的原因当我们为记忆喝彩,为提高记忆力而著书立说时。有谁想起过要赞美遗忘?

  虽然我们时常感觉被健忘困扰,苦恼自己学东西太慢。

  但是若没有遗忘,我们的记忆就会占据我们的意识,让我们像一台录像机,除了反复播放眼前过去的影像之外,一无所能。

  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大脑的编码、记忆的贮存和信息的提取,便形成了一次成功的记忆。

心理学:这就是我们之所以会健忘的原因

  那么,与记忆相对应的遗忘,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记忆研究者沙克特(Schacter)列出了导致遗忘的三种原因:

  心不在焉——粗心大意、不注意细节,以至于编码失败。

  转瞬即逝——存储的记忆信息会随时间消退。

  提取失败——存储的记忆信息不能被提取。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三种原因具体的聊一聊。

  02编码失败如果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失败,无法进入长时记忆,那么我们就会遗忘。

  通常,年龄因素会影响编码效率。

  在对新信息进行编码时,年轻人的脑区活动几乎是马上开始,而老年人的反应则相对较弱。

  这也是记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减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轻人和老年人学到同样东西并遗忘之后,再认和再学习的回忆能力是一致的。

  但是不论我们多么年轻,当面对信息时代不断涌向我们的不计其数的声音和影像时,我们也只能选择性地记住其中一部分。

  我们的大脑会自动选择性的过滤一部分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尤其是细节信息。这叫做变化性失明(change blindness)

  因为我们的通常不认为细节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大部分人的大脑并不会对细节信息进行自动加工,没有信息加工编码,记忆则无法形成。

  细节的信息加工,必须由注意性加工进行,需要付出意志力,所以“细节决定成败”才会是真理。

  03贮存消退即使我们付出了意志力,编码非常完善,依然会发生遗忘现象。

  艾宾豪斯的保持量实验告诉我们,即使经过大量的复述进行记忆,遗忘也会发生,而且遗忘的速度最初很快,之后随着时间而减缓下来。

  根据这个结果,艾宾豪斯绘制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该曲线揭示了学习过的大部分内容很快就会遗忘的现象,为我们科学地进行学习活动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巴瑞克在艾宾豪斯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扩展了一些内容,遗忘的速度大概在3年后才停止,而三年后你还记得的内容,在经过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依然还会记得。

  有一种解释认为这些记忆曲线是生理(神经元突触)上记忆痕迹逐步消退所引起的。

  不过,记忆同样也会因为其他信息的输入和积累而干扰到信息的提取。

  04提取失败的原因之一——干扰想象你的一段记忆是图书馆里的一本书,你知道这本书在馆中,但是你却无法找到它。

  记忆信息的提取也是如此,有些信息你明明知道存储在脑中,但我们就是无法提取出来。就像某个人名已经到了嘴边,可是你怎么也想不起来。

  实际上大脑的信息储存容量近乎无限大,所以大多时候我们遗忘的原因不是记忆被丢弃了,而是内容无法被提取。

  一些项目的提取可能会干扰其他项目的记忆,特别是当项目间存在相似性的时候。

  一个人告诉你他的电话号码,你很快就会记住它,但是若三个人相继告诉你电话号码,那么你很有可能只记得住第一个。

  这是记忆的注意性加工编码中,系列位置效应的典型结果。

  这种效应是由于前面所学的东西干扰了后续的记忆任务,在心理学上称为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nce)。

  而相对应的,习得新的记忆时,会干扰先前所学的旧信息的提取,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倒摄干扰(retroactive interference)。例如新一届学生名字的记忆会干扰教师回忆出以前学生的名字。

  不过我们也不要夸大倒摄干扰的效果,有的旧信息也会促进我们对新信息的学习,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正迁移。例如学习拉丁文有助于法语的学习。

  知道了干扰的原理,我们就可以通过减少干扰事件来减弱倒摄干扰。

  典型的应用就是1924年约翰·詹金斯和卡尔·戴伦巴克的学习研究成果:学习新知识之后去散散步或者小憩一会是增强记忆的最佳方式。

  后来的实验进一步证实,晚间睡前一个小时(注意不是睡前一分钟)是信息进入记忆的最佳时间。

  05提取失败的原因之二——动机性遗忘1981年,罗斯和他的同事们在一个实验中发现,人们会无意识地重组他们的过去。

  当罗斯劝告实验参与者要经常刷牙,结果被试组比对照组更常回忆自己刷牙很频繁,刷的很彻底。

  免费接受了一门很好的学习技巧的课之后,被试组的人大多通过贬低自己之前的学习习惯来夸大自己学习的进步。

  当我们在回忆过去时,常常会对其进行修正重组,通过改变回忆,把它变成期望中的事件,我们得以保护和提高自己的自我形象。

  我们的记忆为什么会欺骗我们?

  弗洛伊德在压抑(repression)的概念中提出,我们的记忆系统实际上会对那些令人痛苦的信息内容进行自我检查。为了保护我们的自我概念并减少焦虑,我们会压抑痛苦的回忆。

  而这些潜在的记忆并不会消退,经过一些线索和治疗的帮助,有机会被再次提取出来。

  这个原理有助于帮助我们对付莫名的一些恐惧症。

  比如,一个害怕虫子的小男孩,5岁前特别爱喝牛奶,但最近突然开始厌恶牛奶,男孩说不出原因,他的母亲也觉得很奇怪。

  经过心理治疗师的治疗发现,在男孩5岁的时候,曾在牛奶里喝到了一个虫子,但是那段记忆因为过于恐怖被压抑住,而男孩自己无法回忆起,自然没有人知道原因。

  06结语当我们心不在焉,不在意细节,就会遗忘,丢失很多重要的信息。

  就算贮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也会自然而然的遗忘,这是提醒我们不要一直朝前走,要懂得回头看。

  爆炸的信息量会干扰记忆的提取,所以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动机性遗忘的原理告诉我们,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脑海中的难堪时刻或高光时刻,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的真实。我们通常是为了提高现有的自尊,而来夸大自己过去的失败或是成功。

  其实,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用纠结也不必沉湎,重要的就是把握当下。

  每一个现在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四川盟略学习中心(机构代码: JC1851MLQG)获得心理所继教学院同意,引进心理咨询基础培训项目。我们将秉承“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心理服务人才”的宗旨,以学员为中心,以培训质量和服务质量为立身之本,为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培训服务。

  报名条件

  1、参加培训学习:对有意愿学习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学爱好者,本基础培训无报名条件限制。学习完课程、完成各单元练习并达标者,可获得本机构颁发的培训结业证书。

  2、参加综合考试:对有志于在心理服务领域专业成长,拟参加心理所组织的综合考试者,须符合以下报考条件之一:(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大学本科大三以上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