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归类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同时也固化我们的思维
每一类人在我们脑海中都有一个固定的样子,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早就给他们归类了。
很多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
今天在小区电梯里遇到一个人,他穿着割烂了的牛仔裤,染着黄头发,身上很多纹身,带着墨镜凶神恶煞的样子,反正电影里的黑社会人的影子,他身上都有,让人觉得他就是个小混混。
下电梯后,他走在我前面先开门,他出去后用手按着大门,等我出去后才松手关门,我对他说一声谢谢,他对我笑了一下。
当时觉得很暖心,一个很小的举动,一个细节,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德性。他会为一个陌生人考虑,主动帮我按着门,应该不是什么坏人,之前被他的外形迷惑了。
归类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同时也固化我们的思维。在我们小时候,父母常常用归类的方法教我们认识世界,比如哪些是水果:苹果、香蕉、橘子、草莓……,哪些是动物:鸡、鸭、鹅、兔子、小狗……。
这种方法很有效,归类的方法让我们更快的学习各种名称,更快的学会语言。也慢慢变得习惯归类。
当我们看到一个戴眼镜的人,文质彬彬的人,就觉得他们是文化人,至少是读过大学的。
当我们看到很多纹身,凶神恶煞的人,我们就觉得他是黑社会的,最后离他们远点。
当我们看到女子衣着暴露,浓妆艳裹,我们就会觉得她是风尘女子,至少不是良家妇女。
当我们看到男子玩着游戏,扣着脚趾,我们就会觉得他是屌丝,至少是不思进取型的人。
心理学中的刻板效应: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刻板效应的产生,一是来自直接交往印象,二是通过别人介绍或传播媒介的宣传。刻板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所以它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做出判断,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适应环境。但是,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因此,刻板效应容易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人们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效应,用这种定型去衡量一切,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一样。
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刻板效应的作用、特点是不相同的。文化水平高、思维方式好、有正确世界观的人,其刻板效应是不“刻板”的,是可以改变的。刻板效应具有浅尝性,往往对个体或者某一群体的分类过于简单和机械,有时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就加以定性;刻板效应同时具有部落共性,在同一社会、同一群体中,由于同一文化、价值观念、信息来源的影响,刻板印象有惊人的一致性;刻板效应还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往往凭着偶然的经验加以评判或分类,大多是以偏概全的,甚至是颠倒是非的。假如最初我们认定日本人勤劳、有抱负而且聪明,美国人讲求实际、爱玩而又入乡随俗,犹太人有野心、勤奋而又精明;女人比男人更会养育子女、照料他人而且温柔顺从;戴眼镜的人都聪明,教授都有点儿古怪而且平日里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等,当我们初次与以上人群相遇时,就会不自觉地用已有的概念去套用,而结果往往也是落得啼笑皆非的尴尬局面。
所以,在评价他人的人格时,首先要有大系统思维观,切忌单线条或者直线思维,要考虑事情原因和结果的多样性、复杂性,而不是“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要建立多原因、多结果论。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世界是时时刻刻在变化发展的,如果用刻舟求剑的办法处理问题只能是落后的,最终会导致严重错误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观察多了,才有可能全面认识一个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偏见的来源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那么,克服刻板效应的关键是:
1.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
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2.深入到群体中去
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因此,我们要纠正刻板效应的消极作用,不断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更新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