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栏
当前位置:盟略心理>心理专栏

孩子“生病、逃课、厌学”,其实是家生病了!

发布日期:2022-01-13 阅读次数:1703 字体大小:

  


  01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英国广播电台育儿讲座中曾说过:

  “你或许有自己一套标准,也很珍惜自己做主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真为你感到遗憾,因为你一旦变成一个妈妈,从此就要适应孩子,而不是相反”。

  这话不论从生物进化角度还是人文心理学角度理解都是正确的,这牵扯到“关系里的位置”,特别是家庭三角关系。

  


  几乎所有问题都来自家庭的“三个角”位置紊乱了。

  看似简单的三个支点:爸爸、妈妈、孩子,却能变化出无数形状,十分复杂。

  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个角缺位(往往是父亲),另外两个角无限靠近(母亲和孩子),最终导致孩子承担了父亲部分角色,甚至承担了父母双重角色。

  此时,孩子成了半个父母,父母或父母一方退行成了“巨婴”。

  比如(特指以下方式已成为生活常态):

  过度在意孩子学习成绩,成绩好坏是家庭晴雨表,也是妈妈快乐和痛苦的源泉。这会让孩子用成绩来喂养妈妈。

  过于在意孩子吃饭穿衣,特别是爷爷奶奶,不停地给孩子夹饭并要全部吃下,脸上堆着满足的笑,就像看着当年饿了的自己。这会让孩子用“假装好吃”“假装能吃”来喂养爷爷奶奶。

  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根本停不下来,见不得孩子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连轴转,天天喊累却忙得不亦乐乎,好像只有这样才不会“输在起点”,才不会被看不起。这会让孩子用“不得不刻苦努力”来喂养父母。

  有些这样的小大人,有的还不如灶台高,就变着花样给爸妈做饭,只为他们能在家多陪陪自己。

  有的肩负父亲“光宗耀祖”的家族使命,从小被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有的想尽办法逗妈妈开心,至今也不明白,妈妈为何一天到晚哭丧着脸。

  有的主动辍学,只为帮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弟弟,因为实在受不了父母为了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

  有的则不停“生病”“逃课”,因为只有这样,爸爸妈妈为了“照顾”自己才不会吵架、不会离婚。

  这一切都在说明:孩子成了父母的照料者,父母成了孩子的索取者。

  


  02

  父母是如何退行成“巨婴”,继而让孩子来喂养的呢?

  父母角色的缺失,往往会让孩子变成父母来弥补这个缺失。这在本质上是为了拯救家庭关系。

  缺失有两种,

  一是真的失去,父母去世、失踪等,

  一是父母人还在,但孩子已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

  常见的是爸爸缺失,妈妈和孩子过于亲密。可能爸爸长期出差,不管不问,不仅不管孩子,连老婆都不管,只顾忙自己的事业或者别的什么。

  妈妈很多情绪不能指望伴侣,很可能靠孩子来缓解。

  有位男性,快50岁了至今未婚,依然和75岁的妈妈住在一起。

  很久之前,妈妈非常焦虑,到处给儿子介绍对象,可每次最长不超过半年妈妈就会生病,或对儿子女朋友各种不满。

  有一次,都快订婚了,妈妈突然摔倒在楼梯间,小腿骨折住了3个月医院,儿子不得不陪在妈妈身边,最终和女友也分手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发碰不到合适的,最终也不想结婚了。

  他的父母感情很差,从他记事开始父母就吵,经常大打出手,每次吵完妈妈就抱他去别的地方住,最多住一年,不让爸爸见他。并各种暗示,只有妈妈才是世上最爱他的人。

  20多年前父母离婚,来访从此再也没见过父亲,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直到今天。

  这是非常典型的妈妈把儿子当“半个老公”来养,尽管意识上知道不该这样。

  儿子也心甘情愿“补位”(这会获得更多的爱),填补了父亲的位置,最终导致家庭三角彻底被打破,角色混乱。

  


  03

  除了缺失,父母还通过以下3种方式让孩子变成“小大人”:

  威胁与恐吓

  给孩子传递信息:“如果你表现不好,就会有糟糕的后果”。

  比如:

  你不好好学习我就不理你;你不听话我和你爸就离婚;

  你不求上进我就会生病;

  你不考名牌大学我们家族希望就破灭。

  威胁与恐吓会通过苛刻、挑剔甚至非打即骂来表达,也可能通过自己很可怜来表达。

  这是通过激发孩子的“恐惧”来让他们照顾父母。当一种糟糕体验背后有更可怕的体验,人会本能地选择前者。

  


  自我牺牲

  为孩子做很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放弃自己某些利益,委曲求全。

  比如:

  放弃工作、兴趣,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享受。

  并且会把这种“牺牲”传递给孩子知道。

  这会激发孩子的“内疚感”,觉得亏欠父母,必须要报答他们、喂养他们。

  过度褒奖

  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孩子有点小成就、小进步,就过度表扬、赞美、夸张的表演、不切实际戴高帽。不但给孩子过度物质奖励,也让他觉得这样才“更值得被爱”,才是完美的孩子。

  父母和他在一起就像沾了光,变得很快乐、很开心。加上外界频频赞美,经常被拿来贬低别人的孩子。时间久了,孩子也会被假象迷惑,进入一种“全能自恋”。

  当孩子被架到这种高度是很危险的,他们容不得犯错、失误,更不能容忍失败,否则就强烈地自我攻击,甚至自甘堕落。

  他们不得不成为别人的“标杆”,变成满足父母自恋需要的“妈妈”, 也会要求、挑剔父母,就像父母的父母一样。

  以上不论哪种方式,都在试图把孩子变成“小大人”,都在告诉孩子:“快来满足我、喂养我呀”。

  


  04

  “小大人”长大之后往往出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会不遗余力地满足他人、照顾他人的情绪。

  像《芳华》里的刘峰一样,只要能帮助别人照顾别人,牺牲自己无所谓。

  他们会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生存都成问题,还去捐款、扶贫、公益,或收养小动物。因为“舍己为人”就是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另一个极端是让自己再次“变回孩子”(巨婴),重新享受母爱。

  这个极端充分说明了为什么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父母”的根源:

  因为在父母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做孩子”。

  他们本该享受的自主、自由、童真、无拘无束被客观因素、被父母中断了。他们看父母脸色、给父母赚钱,等长大就会无意识寻找让自己满足的人。

  若没有,恰好伴侣又指望不上,就很可能从孩子那里补回在父母那里失去的童年。

  05

  所以,家庭稳定的前提是各个成员必须归位:

  妈妈就是妈妈、

  爸爸就是爸爸、

  孩子就是孩子,

  爷爷奶奶就是核心家庭之外的。

  打个比方:

  父母就像充电宝,孩子就像手机。若父母总想给孩子充电,一看到80、90格电就慌了,赶紧充上,甚至明明是满格的,还要不停充,这会缩短手机寿命,也会耗竭充电宝,手机也很不方便,到哪都要拖着个笨重的家伙。

  而手机还有10格或5格电的时候却找不到充电宝,只能绝望地等待关机。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总搞不明白,你的存在是为了给手机充电,而不是让手机给你充电。

  同时,充电宝没电时,就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电源,而不是设法把手机变成电源。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

  认清一个事实

  明白一个道理

  坚守两个原则

  


  这个事实是:亲子之爱是单向的。

  就像水往低处流是一样的,不可以倒流,为人父母只能付出,不可以有主观上的要求。孩子是否孝顺正如你自己一样,过了某个阶段自然会有,不必过早让他们报答,变成双向需求。

  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就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单向的、无条件的爱:

  不管爸爸遭遇多大磨难,和妈妈分手、负债累累、没工作、甚至每天排队领救济粮、夜晚住在厕所……

  这些事都是和6岁儿子一起经历的,但这个爸爸从未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悲伤、绝望、无助,也从未让儿子体验到自己的艰辛。

  相反,父亲通过游戏互动、通过乐观积极的态度、通过与有钱人相处时的自尊自爱,让孩子不断感受希望、体验幸福。

  需要明白的道理是:尽最大可能知道自己的“原始需求”。

  就是要知道自己内心最匮乏的是什么,知道的越多就越不被它控制,也就越不会投给孩子。

  道理很简单,却极少有人坚持探索,是因为恐惧,害怕知道匮乏背后的创伤,那会给自己带来羞愧和耻辱。倒不如直接“行动化”投给别人,特别是力量薄弱的孩子,更可怕的是你未必觉察。

  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第一,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需要,你不必去满足。没必要越界,凡是越界都是你的需要,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恰到好处的挫折”和“足够好的妈妈”。

  第二,你的情绪要先被满足,而不是用超出能力的牺牲满足孩子。

  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你的需要除了清晰还要去满足,至于如何满足是你的事,但不该让孩子背负,否则就是以“爱孩子”为理由来“爱自己”。

  


  所以最后:

  可以反思一下,你的早年是否被父母过度使用,导致如今你除了特别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外,有时莫名地委屈和孤独;

  再反思一下,现在的你是否在用类似方式依赖孩子,或者过度照料、甚至纵容孩子。

  


本文地址:https://scmenglue.com/xinwen/173.html

盟略心理学习中心-线下课程
盟略心理学习中心-线上课程
盟略心理学习中心-每月沙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