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师】为人父母,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心理学知识
#蔡格尼克效应
-Psychologicalcounselor-
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她安排志愿者去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蔡格尼克让一部分的志愿者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事情,而另一部分志愿者做到一半就被终止了任务。
过了一会,蔡格尼克让志愿者回忆自己做过的任务,根据数据显示,没有的工作的志愿者平均可回忆68%,而完成工作的志愿者却只能回忆43%。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它强调的是人们对于未完成的事情的在意程度远比已经完成事情的在意程度要多得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01、生理需要
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就属这类需要,它们的满足对于生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有力量的。
02、安全需要
当我们的生理需要已经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时,我们就被安全需要所推动。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03、归属和爱的需要
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个体就会产生归属和爱的需要。每个人希望与他人接触,渴望加入某一个团体或组织并在其中获得某一位置,希望同他人建立起亲密、关怀的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以满足爱的需要,同时也付出爱,给予别人爱。
04、尊重的需要
如果我们获得了充分的爱和归属感,我们就会追求更高一级的尊重需要的满足:来源于别人的尊重和自我尊重。
05、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上述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出现了。它表现为个体追求发挥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各人自我实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马斯洛把五种需要分为两大类: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低级的自然性需要,其余三种为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各需要层次间的关系如下:
1.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也越弱。
2.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心理理论
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关系中他人的认知和理解,并能够借助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进行有效的人际互动。
随着对儿童人际交往研究的深入,发展心理学家越来越关注“儿童是如何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的”,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也有人称为“心智理论”。这个概念最早由P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在《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一书中明确提出。他们想知道,黑猩猩是否具有和人一样的推测心理状态的能力。
研究者通过给黑猩猩出示录像带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黑猩猩具有预测人类行为的能力,即黑猩猩知道他者的心理状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推知他者的心理活动。
“心理理论”,意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愿望、信念、需要、意图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心理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在人与人相互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个体若拥有心理理论,就可以解释人们已经做以及将要做的事情,人际交流,人们想要什么、相信什么、希望什么、意图是什么等。有很多心智都是孩子发展过程中自动就形成的,比如对比喻,幽默,反讽呀,这些是高级心智,还有简单的视线接触,情绪相关,假想等。
从学术渊源上看,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起始于皮亚杰。皮亚杰运用临床法向儿童提出的大量问题都涉及儿童对愿望、信念和意图的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最大成就是揭示了儿童的认知不同于成人,是自我中心的。
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不仅顽强地表现在儿童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中,也同样表现在对社会世界的认识中。儿童总是按自己的主观体验认识环境和认识他人。心理理论并不是皮亚杰的相关理论哦!
#视网膜效应
当人们产生某种特别的需要或心向时,就会对需要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或不自然的去留意相关信息,而把那些与需要不相关的其它信息则无意识的过滤掉,从而产生选择性注意,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视网膜效应”。
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
#巴纳姆效应
以前可能有人认为心理学是算命的,算命就是心理学了?
那如果不算,为什么算命先生为什么总能说到人心里,这里涉及一个心理学名词:巴纳姆效应。
肖曼·巴纳姆是一个有名的杂技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自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人们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觉着它精准地反映了自己的内心。其实呢?这些描述是很模糊的,通常也具有普遍性,能在很多人身上得到验证,因而也适用于很多人。
#艾宾浩斯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实验的记录,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遗忘规律,即“艾宾浩斯曲线”:在学习的20分钟后,遗忘达到了41.8%,而在31天后遗忘达到了78.9%。所以说,记忆随着时光流走,遗忘一直都在发生。
PS:
盟略心理中心
2024年新一期心理咨询师基础班
正在火热报名中!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你们
还在犹豫什么呢?
报名地址: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三段顺沙巷8号南玻商厦C座7楼
本文地址:https://scmenglue.com/xinwen/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