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式临床催眠疗法高阶二班丨心像与联结:语言引导的临床催眠-优秀简报
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我们迎来了充满期待的新一天,一群热情洋溢的学员正准备踏上一段探索心灵的旅程。今天,我们不仅将深入学习系统式临床催眠疗法的高阶课程,更将在刘瑞峰博士的引领下,开启一扇通往潜意识深处的神秘之门。
催眠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连接心灵深处的桥梁。我们即将学习如何运用语言的力量,如何通过精确的词组和语句,在另一个人的脑海中描绘出绚丽的图画。这不仅是对技巧的演练,更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度考验。
【语言调色盘:一名催眠师的心像绘画艺术觉醒】撰写者:向思瑶
今天的催眠课,让我第一次真正触摸到了语言的魔力。那是一种比任何魔法都要神奇的力量,它不需要魔法棒,也不需要咒语,只需要用精准的词组和语句,以及恰到好处的语气语调,就能在另一个人的脑海中描绘出绚丽的图画。原来语言也是可以作画的,原来催眠师也可以是画家。
在练习中,我尝试用语言为搭档描绘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起初,我的描述显得生硬而干瘪,无法唤起任何生动的画面。搭档的表情告诉我,她的眼前只有模糊的轮廓,没有色彩,没有温度。我们停下来讨论,讨论从哪些细节上可以再丰富生动些。然后我再次尝试,我不再只是描述画面,而是试图用感官去感受,再将感受到的用语言传递出来,画质更细腻,声音更柔软。我看见我的搭档微微颤动的眼皮,就知道她的心像正在慢慢成形。
随着练习的深入,我渐渐领悟到了用声音描绘意境、用语句晕染色彩、用停顿制造空间的魅力所在。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是为了让色彩更加的饱满;每一次语句间的停顿,都是为了让画面更加的清晰。
当然,我们在后面的练习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有卡顿的时候,有宕机的时候,也有用力过猛的时候。比如,我的语言会像断了线的风筝,无法准确传达想要构建的画面;又比如,搭档的反应会出乎我的意料,需要及时的调整方向。但每一次当我们困惑或迷失的时候,刘老师都会及时的出现,给与及时的指导。更让我震撼的是,刘老师的示范,让我明白,催眠师有时候不用费力的去强加画面,而是可以利用对方自己的资源去想象,催眠师可以只是播下一颗种子,让它在对方心中自由的生长。
课程结束时,我似乎看见每一位同学们的脸上都绽放着不同的风景,似乎大家今天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奇妙的体验。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我身边的世界都变了,变成了梵高笔下的星空,变成了莫奈笔下的莲池。而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在这艺术的殿堂里舞蹈。
【解锁心像幻视:催眠引导的艺术与实践】撰写者:张梦
今天来到教室的时间要比平时早一些,外面天气不是很好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和往常一样坐在位置上看着其他同学陆续进入教室,我很喜欢这种感觉,纵然工作中的糟心事让我不开心,只要我来到这里内心就逐渐平静了下来。
语言引导想象及心像幻视技术是今天课堂新解锁的技能,我和实战搭子刻意挑选了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彼此都想好好体验一番,刚开始练习时,我满脑子问号:“闭眼一片黑,这技术真能有用?”后面通过对方的语言引导,我发现,想象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感觉”去构建,举个例子,让我想象柠檬,虽然眼前没画面,但嘴里会泛酸水,我总结了一个小技巧,别逼自己“必须看到”,先回忆真实体验,再闭眼复现,画面就会慢慢浮现。
一整天的实战练习,过程既曲折又有趣,我的搭档小姐姐是真的很有耐心,每做完一个练习,我们都会停下来相互反馈,其中一个项目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让我情不自禁的想笑,当时的情境是我要给搭档设定一个让她恐惧的场景,我利用之前看过的一个恐怖故事进行加工,然后通过语言暗示引导对方去想象这个画面,结束后得到的反馈是被试者通过我的表述并没有感到恐惧,也对她认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要在房间里放一双男士鞋子,这双鞋哪儿来的?我第一反应就忍不住笑了,因为在练习过程中自己已经觉察到了语言的匮乏和逻辑混乱,我的表达不够具体和清晰,而且说着说着就卡壳了,脑子里突然出现一句:我在说什么?……后来刘老师的指导和亲自示范,我们在睁眼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语言引导,竟然立刻就进入了恐惧的感觉,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这才是大师级别的水平,不需要冗长的铺垫,声音的语调和表达的内容才是让被试者进入状态的关键,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用自己的经历去引导被试者,如果对方和催眠师没有相似的经历也是很难进入状态的。
今天的学习是在我和搭档小姐姐欢快的笑声中结束,我最大的感触是要对催眠一直保持好奇,将每一次的练习视为探索内在世界的冒险,技术精进需要时间,每一次“不完美”的练习都是在重塑大脑的神经可塑性。
【理论与实践的奇妙融合:从"流光溢彩糕"到未停转的课堂陀螺】撰写者:周胜西
今天放学不能称之为“早”,只能叫做“按时结束”,但为什么总觉得意犹未尽呢?刘老师说下课了的时候,虽然开始慢慢收拾东西,但总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明明已经满脑子理论和全天的实操,却又好像不愿意走,好像还有什么期待,就仿佛还在被催眠中,期待刘老师的后暗示指令,不愿意自己“醒来”。
在催眠课的当下不断地体验被催眠,被唤醒的过程,而结束的时候又有一种回头一看,仿佛自身本就置身在一个更大更久的催眠中没有醒来,这种感觉妙不可言,让我想到了《盗梦空间》中最后没有停止转动的陀螺。直白一点可能是“懵逼的爽”,文字一点就是“庄周梦蝶”。
今天的课程以实操为主,每组练习过后,刘老师都会点评,提出问题和建议,并归纳重点,通过实操和理论两条线,一步一步带我们练足治疗前的“心像引导”基本功。如果说上次的斯坦福感受性测试是我在催眠“不可思议游戏”中的初体验,那么今天的4组心像幻视技术的练习可谓一部情结跌宕起伏的电影,时而惊醒动魄,时而心旷神怡,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平静温柔。
随着我和搭档梁老师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感的增强,我们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每次演练结束后,都会认真提出感觉强烈的地方和不足,也会共同去打磨引导词中的细节。作为催眠师我总结出几点经验:一是在做心像引导时,自己要有画面感,才能将被试带入进去;二是语言描述要清晰,细节,立体,且语速不能太快,让被试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感受;三是对于原始的感觉和情绪(比如饥饿、恐惧),很容易引导出被试的反应,因为这些植根于人类社会最初始的需求,同样,美食、温暖舒适的环境,也能够激发较为强烈的正性反应。
当我作为被试的时候,我就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体验了。梁老师的声音听起来非常舒服(此处可能是触觉诱发了情绪),很快就带我进入了一个又一个VR场景。印象最深刻的有甩都甩不掉的蜈蚣,对面快要倒掉的大树,给我温暖的黑色大氅,肉质紧实的鸡肉,还有梁老师自创的“流光溢彩糕”。我觉得以后我看到类似的点心,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它在我这里就只能叫做“流光溢彩糕”了。而写到这些文字的当下,我已经咽了好几次口水。
今天一天的疯狂练习和丰富体验,让我们在实际操作和经验中去切身感受每个练习中的结论要点,从而佐证了这些结论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可以具体呈现。这些体验让我足不出教室,却仿佛去到了海边,去到了河流,去到了阳光下,去到了暗巷中,吃到了鸡肉很美味的糕点,看到了白茫茫的雪地,披上了温暖的大氅,体会到了怒不可竭,恐怖如斯,焦着如蚁,也感受到了嘴角上扬的快乐和“无法无天”的兴奋。所以到下课的时候,都不情愿离开,就好像一段旅行结束前的依依不舍。
【实操中的洞察:催眠引导与情绪联结的探索】撰写者:史秋华
第三堂课是百分之九十的实操练习时间,全无瞌睡点的活力课堂!受同桌小伙伴的影响,我也准备了一红一黑两支笔,今天打开课本准备写课后感的时候看到课本上满满的红色、黑色的笔记,周一的疲惫感都减退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时代那些纯真岁月里的幸福回忆。办公室里的空气中仿佛都流动着青春的气息,看来这个周一是与众不同的,是愉悦的。这不就刚学的想象性联结:1、味道激活图像;2、数字激活色彩;3、颜色激活情绪;4、触觉激发情绪;5、情绪激发消化系统反应。那么,因为看到了红黑的笔记(图像),激活了我学生时代的回忆,回忆又激发了我愉悦的情绪。其实,催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课堂中我和小伙伴一次次练习,不断讨论总结我们的问题。练习二(引导心像呈现正反情绪),有开心、焦虑、兴奋、愤怒、恐惧等多种情绪,当我和我的小伙伴练习到反情绪--愤怒时,我们俩宕机了。怎么样说才会让被试心像呈现“愤怒”呢?练习结束后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刘老师的练习后复盘。刘老师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亲自做示范,并对示范做解释。示范内容是老公出轨,我的小伙们现实生活与之相差甚远,但却在刘老师层层递进的描述里脸都气得红温了。
在制造-联结状态的练习中,我和我的小伙伴卡在了“颜色激活情绪”上,小伙伴对我引导的反馈是,对灰色没有反应,而是穿着灰色衣服的人会激活开心情绪。正好刘老师就在一旁,发现了问题所在“给的联结不是灰色,而是穿着灰色衣服的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刘老师的示范登场:来,你看着这个墙的白色,闭眼,想一个你开心的场景(利用被试自己的资源),想到了你可以说出来。然后刘老师让我的小伙伴睁眼看白色,闭眼从白色里看她想像的那个开心的场景,就这么反复多次加强。我很庆幸遇到如此教学方式的刘老师,听懂,看懂,学会,能用。
这次实操课堂我记住了很多实操细节:引导时观察被试眼动和身体变化;正反情绪对应不同语气语速,在对应正情绪时需语速缓慢,声音柔和,适时停顿给被试想像反应的时间;对应反情绪时语速就不要太慢,声音坚定一点,语句之间避免长的停顿;引导词中加强细节描述;在引导中加入被试情绪上的描述,躯体感受上的描述;在被试反应不强时给准确的体感暗示;利用被试自己的资源联结,并多次反复加强。
五点零四分准时下课了,还有点意犹未尽。没有拖堂,时效和人效都达标!
【语言的艺术:催眠中的细节与具象化】撰写者:蔡玉婷
早上刘老师给我们展示那张写着"拆"字的老房子照片时,我压根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老师只是换着说法描述了几遍,大家就怀疑起拆迁的真实性。这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生活中总有人能带节奏——原来话怎么说真的太重要了,这大概就是"三人成虎"的效应。
实操环节特别有意思。我和搭档梦梦互相描述场景,就像在玩脑内VR游戏。她在前面描述了"躺在卧室听音乐",很快接"房间特别安静",我的理性思维让我跳出来思考——这不自相矛盾吗?原来想象画面时,每个细节都要注意,别自相矛盾。还有次我说春运赶火车差点迟到,梦梦直接笑场,说她要是带孩子赶车肯定先发火而不是着急。这时候我才明白,好的描述要考虑受众有没有类似经历。
最绝的是刘老师描述的闺蜜失踪场景。前面提到了在白色鞋柜第二排的最右边放一双42码的棕色男鞋,老师压低声音慢慢讲,神秘的描述带上声音的氛围,特别是说到"其中一个男子穿着那双42码的棕色皮鞋"的时候,有一丝毛骨悚然的感觉。明明没看见画面,但脑子里自动冒出悬疑片BGM,这大概就是语言的力量吧。
我发现自己容易陷入"理科生思维"。就像梦梦说独居女生门口放男鞋,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合理",结果老师示范时特意描述了鞋柜颜色和鞋码,反而让故事更真实。看来好的描述需要具象化,才能让人有代入感。
今天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细节的重要性。复合情绪的描述中,最开始我描述校园牵手特别干巴,后来加上"昏暗的路灯"和"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搭档反馈有涩涩的感觉了。原来增加五感描写,就能把别人拽进你想象的画面里。
【催眠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撰写者:邓连琼
在充实的一天催眠课程学习中,又收获满满,深切感受到催眠技术的独特魅力,为自己又实现了一次小小的突破而暗自欣喜。
今天的课程重点聚焦于语言引导,它堪称开启想象世界的关键钥匙。刘老师以一张图片为例,通过“一真二假三真四假”的引导语,让我们亲身感受其中奥秘。这使我深刻领悟到语言引导的重要性,每一个词汇、每一种语调,都能助力被引导者贴近真实场景。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家庭教育,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的话语对孩子而言,就如同催眠词般关键。在孩子纯真的内心世界里,我们的一言一语都在勾勒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想象。当我们用积极、正面的语言与孩子交流时,就如同在他们心间播撒下美好的种子。
两人小组练习环节中,当刘老师要求我们自行编写引导词时,我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冒出质疑的声音:“我能行吗?这也太难了!”这或许就是我不够自信的表现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只有试了才知道。我和搭档小鑫鑫相互配合,运用细腻的语言描绘日常场景,比如午后的公园。在我们的引导下,仿佛真的置身其中,能“看见”绿树成荫,“听见”鸟鸣阵阵。第一轮练习结束后,我对起初的质疑有了转变,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多练习,我肯定可以做到,相信相信的力量。
随着学习深入,我了解到通过语言引导能让被引导者展现出正反不同情绪,这一发现愈发引人入胜,也让我认识到心像与情绪紧密相连。积极的描述能唤起愉悦、温暖的心像,比如金黄的沙滩和温柔的海浪,带来放松和喜悦,而消极的描述,如黑暗的小巷和呼啸的狂风,会引发恐惧、不安。在小组练习时,我们更深入地体验了这几种情绪的不同感受。在练习复合情绪时,我和小鑫鑫没忍住笑场了,可能还没脱敏的原因吧,经过讨论和反复练习,情况改善了许多。不过在这几个练习里,我们都遭遇了词穷的状况,脑海中有画面,却难以清晰地表达出来让被试者更意向化。但这种练习十分有意义,正如刘老师所说,只学不练,总以为自己全会,真正运用时就会掉链子。
这一天的催眠课,理论与实践反复结合,每个练习都充满挑战与惊喜。我深刻认识到,催眠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我满怀期待,渴望在未来继续深入探索这奇妙的领域。
【语言的力量与潜意识的对话】撰写者:蔡艳
周日的催眠课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天,但是每次刘老师的催眠课都会让人一次次地惊叹催眠的神奇,让人回味无穷。
课程开始于抽背环节,上一周背得的内容,过了一周又遗忘的差不多了。赶紧又临时抱佛脚去回忆,结果躲得了第一第二个抽背,没躲得了第三个。上去的时候感觉应该记得的,结果背括号里的“意识压缩/潜意识工作状态”时候就有些混淆了,来回说了几次还是没有说准确,可能还是理解不够透彻,加之在压力之下就意识混乱了。
上午的课主要讲引导现实心像,最令人期待的还是实操。我和均艳配合越来越默契,我们彼此的催眠各个话题得分都在6分以上。尤其是她在讲喝冰镇饮料的时候,我仿佛看见眼前玻璃杯上的水雾,喝下去之后从嘴巴到喉咙到胃里的清凉感。我也发现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对细节比较严谨。所以我在引导她做沙滩意象引导的时候,她会反馈我在做从远处走到沙滩,没有脚底走在沙子上的感觉;或者是从海边到沙滩椅的时候没有走回来的过程,会有些跳。而她在引导我在卧室睡觉时候我可能会觉得她没有说清楚梳妆台的位置,所以后面吹蜡烛会觉得不太合理。
另外在卧室引导的环节,比如我说点着香薰,刚想脱口而出是薰衣草的香味,但是忽然意识到也许她不喜欢薰衣草,所以换了种说法“是你喜欢味道”;另外在说睡衣的时候,我说衣领的细节,是西装似的小翻领,但是她反馈说她更喜欢吊带。虽然是在潜意识工作状态,但是意识还是会进行判断。
上午总结下来,我们的引导词刚开始还需要多练习,多换位思考,看看逻辑是否合理,有一些细节引导如果不了解来访,尽量说的中立一些,避免来访产生排斥。
下午催眠主要讲引导心像呈现正反情绪,味道激活图像,数字激活色彩,颜色激活情绪,触觉激活情绪,情绪激活消化系统反应,彼此连接,环环相扣。
这个环节小伙伴给我植入了9代表黄色,现在想起9就是金灿灿的999足金,我的双眼冒着小心心;另外白色植入了恐怖,想起小伙伴植入的白色太平间,一个面色发白的死人突然坐立在我眼前,现在还有些不寒而栗。触觉激活情绪,我说了自己的容易生气的地方,小伙伴就告诉我用手抚摸胸口。这几天虽然也会有让人生气的时刻,想起小伙伴的话,即使手上没有做这个动作,感觉心里也在做,似乎也没有那么生气了。一切感觉都很神奇,我们的潜意识原来也这么容易被操控。
两次配合下来,我和均艳的默契也越来越高,彼此打开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我感觉自己也在慢慢被她影响着。有时候一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总是比较片面,而通过他人视角来看自己,也许就会发现问题的本身。
催眠的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让我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不断成长。感谢老师,感谢伙伴,期待下一节课的神奇!
【探索催眠艺术:语言的力量与心像的构建】撰写者:赵均艳
带着一份好奇“今天又要学点儿什么呢?”走进教室,首先疑惑的是来自于原同伴的邀约和新同伴的挽留,问清楚刘老师规则后,只能和请假一天的原同伴分别,继续和新同伴一起搭档度过接下来的所有学习时光。这也仿佛就像人生,我们的轨迹总会在某处相交,然后分开,再等待下一次相交。
刘老师用一幅“拆迁图”就把我们搞来从相信到怀疑再到是不是也不重要的状态,让我们明白了“心像”这个概念。也让我们对“语言和文字”有了全新的认知。
让我突然联想到了小时候的评书先生,他那种声音魅力,把一本小说呈现的特别鲜活,听书人总能被他带动的或激动、或兴奋、或害怕、或义愤填膺恨不得自己可以加入其中……原来,我终于在有一天,可以用另外一个身份,体验当“评书先生”呢,期待!
在第一轮练习中,第一次我是当体验者,蔡艳描述的沙滩场景是动态行走的,但是很多环节连贯性和细节不够,所以,我感觉画面有点跳,意识就会出来质疑,也终于体会到要用语言去引导对方去看见你心里的那幅画有多不容易,自己的五感要和对方一起调动起来,不能忽略掉各种细节,这样才能让来访足够沉浸在和我同样的VR世界里。
当我来做演练者时,我的语速又成了一个问题,蔡艳说我都还正在想象和看清楚的时候你就开始下一个了,我才突然意识到,我脑袋里是有一幅画了,她脑袋里并没有我这幅画啊,我只能通过语言让她一点点看到和我一样的画啊,需要之后她必须有时间去描绘呀,终于不再是刻意等待去压速度,而是和她一起去重现画面,嗯,有一种和好友一起赏日落,我做她的眼睛的感觉,对,就是这个感觉,在今天写简报时,我不得不拍大腿,给自己的顿悟点个赞(哈哈哈哈)
虽然第一轮的美食我和蔡艳都没能吃上,我在说穿上新衣服的感觉也没深刻体会,于是,在这周的时间里,我专门去服装店试衣服买衣服去参加活动,去体会那种感觉。再认真的从五感描绘了吃美食的感觉,这天天都在吃饭的我,居然对这件事都反复多次才有感觉,这也意识到,我对当下的觉察是需要调整的。
下午的环节是用语言描述情绪,这也是蛮卡脑袋的,除了“恐惧”我描述的足够震撼蔡艳,其余的情绪都不够深刻。终于明白了我最爱看变态连环杀手等悬疑惊悚剧的意义,让我可太会描写“恐惧”场面了(内心os:这背后是不是也有什么问题值得探索呢?)通过不断演练和讨论,蔡艳给我一些提示,如果我再递进一些,“兴奋”就会更明显了,在这一周带着觉察去看自己情绪时也发现,情绪真的是有层次的,就像我描写“恐惧”,也是一点点递进,突然地变化而造成反差从而带来冲击。
最好玩的是最后数字情绪颜色环节,比较简单粗暴,到现在我都能一看到1就想到刘老师讲的五星红旗,一看到太阳就想到6,蔡艳应该一看到金色就想到9…………
这堂课让我明白了:声音和语言的魅力很大,我们一定学会要善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言、语调!同时,要更用心地带着觉察去过每一个当下,刻意训练自己的觉知力!这些都是作为催眠师必备技能呀,果然大师都出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常里。
【催眠进阶实战手记:从心像幻视到联结重构的疗愈探索】撰写者:汪小琳
第三周课堂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心得:
一、语言引导想象及心像幻视开场时,刘老师虽然有提醒图片的冲击性不适感,但当那张人的身体裸露皮肤嵌入很多宝石的图片出现,刘老师让我们盯着看时,我确实是不适的,很不适,屏住呼吸,抿紧下唇,眼睛很想别开去看别处,我的情绪是4分紧张和3分惧怕还有3分厌恶,联想到的是胀大的毛孔和黑头。后来,刘老师在解说此图时,说到死亡,尸体装饰时又多了死亡诡异联想,然后再看此图时惧怕的情绪大概从3分上升到6分了,这次体验确实把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的视觉信息输入加工,语言信息输入加工,带来的感受变化在几分钟的觉察内体会深刻,以至于我在写此学习心得时都只愿去回顾课堂体验而不愿再去看一次那张图片。
二、引导现实心像时,我和姿林老师,张静老师搭档练习,边学边练的过程让我们深刻理解和实践中强化要点,相互真诚的打分和反馈更是为自身制作了进阶手册,非常棒!我的语言引导中,得分最高的是“我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自我分析本次得分高的原因A契合了体验者的期待B使用了上一题“穿着新买衣服”的场景续写C我自己刚真实体验过类似场景所以描述得很细致清晰,尤其重五感体验,由此总结:语气语速合适前提下,引导语尽可能契合体验者(可先沟通收集资源)并且一定重视细节得描写,可把自己置身环境中,从自己也是大众相通的五感体验去描述,除了专注用心,日常可多积累真实体验,多积累文字语音的词汇丰富精准。
三、引导心像呈现正反情绪时,我最大的收获是A不必都从放松开始,是的,有些情绪比如焦虑和恐惧,我也有感觉从放松开始反而增加了进入的时间,削弱了心像情绪的程度,但是原来学催眠时就这么来的,有点条件反射了,也有点认知固化放松才能更好进入暗示,进入催眠,刘老师这次“不必都从放松开始”的点拨,一下就开阔了;B性场景描述引导复合情绪时,害羞脱敏很重要,当然如果确实突破不了也可以以后不接这样的个案即可,但如果想在性心理咨询中帮助到来访者,咨询师自己确实是要先成长,这个部分我在多数女性同龄人群体中应该是害羞脱敏在中度以上的,自我分析原因一是我的成长环境中对性的认识是比较中性的,二是我原来工作过一些性心理障碍的来访者,比如结婚2年没办法与丈夫进行性生活的26岁很焦虑纠结的女来访者,比如一天平均需要10次以上性满足有3个情人1个老婆且经常自慰的40岁+很痛苦想改变又无力的企业主男士,比如因为渴求父爱而进入一段男男同性恋关系并成为“0”的角色后3个月左右逐渐成为重度焦虑和神经性厌食的19岁男孩......,很凑巧的是性心理咨询的个案平时一年我也只会接触几个,本周我居然又新遇到2个,工作过程中刚好进一步强化我的羞耻脱敏和稳定性。
四、引导心像活化感觉反应时,我最大的收获是A虽然我们平时对”说痒就痒“觉得是不可思议的搞笑,但此刻要从自身体验去印证可行性,如此自己作为引导者时才有信心;B此类感受的出现个体差异大,有信心的前提下,过程中可根据体验者反应多元刺激痒化反应,有时间的宽松接纳,可假定一些感受被激活,然后再加工转化增加感受性;C感谢我的两位搭档,让我体验到自己的心像活化感觉反应很强烈也很快。
五、制造联结状态,这部分训练要难一些,因为我们的主系统会固化一些联结方式是强联结方式,很多心理障碍就是因为强联结,但强联结也是联结,原理是一致的,强化的过程便是联结到强联结的训练。这里需要注意,未必一一从认知信服的角度去新建立,因为来访者原有的固化认知就是强联结,未必做得到替换,哪怕增加一个可能也许都有难度。此时可以运用精神分析的地形学原理,抛开逻辑,直接建立新联结和强化,而催眠状态下意识压缩潜意识工作状态,便是容易完成新联结的制造和强化。还有一个总结就是,原理和实践清楚了,脑洞要大开,本周我工作了一位很害怕老师说她的女孩,老师找她谈话时她感觉很有压迫感,心里慌和怕,有想为自己辩驳的话,但全堵在喉咙里,强烈的委屈感中表现出来的只有僵住和流泪,并且这样的感受会伴随很多天,以至于上周只上学了1天当下也不敢去上学,除开这个女孩本身的抑郁症确诊和药物治疗,本次心理咨询中我有帮她做催眠去实现放松和能量提升,中间也有对老师找她谈话这个原来高压迫高惧怕情绪关联场景的重新制造,看着老师一张一合的嘴巴,想到家里鱼缸里的小鱼嘴巴一张一合的呆样,不想听老师的言语就想象成鱼儿嘴巴叭叭叭......新联结制造和强化几遍后,我再问来访者想到老师找自己谈话的感受,来访者直接笑了,说:”我不怕那只小傻鱼“。
感谢学习,学以致用,帮助到来访者。
【当语言成为开关:催眠练习中的感官编程与联觉觉醒】撰写者:杜平
结束所有理论知识,这周开始进入高阶技术的纯练习阶段。如何用语言引导想象及心像幻视?刘老师给我们看了第一张浑身布满彩色圆形装饰物的人物图,引导我们去感受,我想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肯定非常不舒服。然后又用第二张海边的图,引导我们用语言去描述。
我和邓敏去做了示范演练,由我当催眠师,她当来访者。确实是有些紧张,我的语速有些快,一直努力在脑海里搜索语言去描述这个场景,反而忽视了对来访者状态的关注。后来我们开始分小组练习,设定了五个场景,引导现实心像。心像需要一定的时间呈现,我们不但要注意语速,还要注意细节的描述,才能确保呈现的画质更好,清晰度更高,画面更完整,真正做到打开五感,达到身临其境的状态。
在用语言引导心像呈现情绪的练习中,我在对她引导兴奋情绪这个过程中有操作失当的地方,原因在于我为她引导的事件和她本人不容易关联上,所以她没有感受到有多兴奋。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那些让我们容易发生的情绪通常是我们体验过最多的。
语言可以直接产生心像引发身体感觉,我们练习了后背、鼻子、腿部的痒化反应。当我引导背部发痒的时候,直接引发了邓敏浑身奇痒难耐,看她那个样子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感叹催眠的神奇。而心像产生也可以不用语言,仅仅通过行为发生,比如手臂移动控制——肌肉自动僵化。所有的状态都是被设定成意识,即被驯化的,当对意识进行加工时就可以顺利引发无意识反应。
人脑的结构非常复杂,有非常多的次系统,所以每一个次系统都可以由某种刺激去链接。我们练习了味道激活图像、数字激活色彩、颜色激活情绪、触觉激发情绪、情绪激发消化系统反应。如果现在有人问我1是什么颜色,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红色。如果你去问邓敏8是什么颜色,她一定会告诉你是绿色。从此以后,万物皆可联!
周三的时候我看了《催眠大师》,刘老师在课上安利了好几次。当我看到莫文蔚饰演的女主在那儿摆弄钟表的指针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她可能在使用催眠术,后面发现果然如此,这大概就是因为我学了催眠技术,是一种来自催眠师的直觉反应。徐峥饰演的男主是个催眠大师,善用混乱催眠,这是一种通过一些异乎寻常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让被催眠对象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造成信息过载,引发神经失衡,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response),绕过对象的意识评判区,从而导入催眠。在影片中,徐峥第一次催眠时用凝视法晃着那个怀表,数一、二,就在我们都期待他数三的时候,表却飞了出去。莫文蔚把表捡起时,又数了三。看过电影的都知道,莫文蔚其实也是一个催眠的高手,而她善用清醒催眠。那什么是清醒催眠呢?就是让人在清醒状态下,通过交流谈话,如隐喻或者环境暗示,将信息绕过意识,直接传输给潜意识,让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催眠状态。整部电影就是环环相扣,男女主互相催眠,唤醒,再催眠,层层递进不断加深,引人入胜。非常推荐!
【当语言成为钥匙:催眠中的心像构建与神经解码实验手记】撰写者:何姿林
本周讲到了“语言引导想象及心像幻视技术”,是一种通过语言描述特定场景或画面,引导来访者在催眠状态下生成具象化的心理意象(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其原理在于使用语言刺激多种感官通道,强化来访者对场景的沉浸感,从而绕过意识防御,直接与潜意识沟通。通过此技术帮助来访者实现认知重塑或情绪调节。
在完成练习一"引导现实心像"时,我严格遵循"具象化现实"的操作要求,将场景锚定于近十年来一直记忆犹新的场景——土耳其伊兹密尔黄昏时分的爱情海边。隔海相望的是希腊某城市一角,如同悬在山壁的蜂巢文明,白色建筑群沿着地势褶皱错落攀升,密密麻麻;海平面上,数艘船只停靠在岸边,前方的落日余晖也尽显眼前;身处的海岸边上,一群人在垂钓,草地上坐满了人;靠近街道准备收工的面包房,员工把当日没有卖尽的面包拿出来堆在草地上,让海鸥们尽情享用。
可是就在这当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当被试睁开眼睛时,回馈的话是“当你说到是土耳其时,我脑袋里面一直在想,这个画面是什么样子的,我不太了解那个地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心像幻视技术,虽然要求画面真实存在,但不能脱离实际,要符合我们的生活常态,而非依据个人喜好而随意设置。
在做练习三“引导心像活化感觉反应”时,我被当做被试练习了“心像(鼻子/后背/腿发痒)-痒化反应”,很神奇的是,真的感受到了后背发痒,蔓延至脖子,再至脸部,催眠师的引导语中让我不要抓痒,但没控制住,伸手挠了脖子,还说道:“真的很痒”。为了弄清为什么使用语言可以直接产生心像引发身体感觉,于是又去搜了一些文章,发现在催眠过程中,语言能直接引发身体感觉的现象,主要与这三点有关。
(1)语言暗示对神经通路的直接作用:催眠语言通过激活一些神经末梢的“虚拟信号”,模拟真实瘙痒的神经冲动,使大脑误判为真实刺激;语言暗示会激活边缘系统(如杏仁核、海马体),触发与瘙痒相关的情绪记忆。
(2)暗示对大脑感知阈值的调节:催眠语言可影响组胺、前列腺素等瘙痒介质的释放。例如,暗示“皮肤逐渐平静”可能降低肥大细胞的组胺分泌,而暗示“抓挠感增强”则可能反向提升瘙痒阈值;催眠状态下,大脑皮层部分区域(如前额叶)被抑制,导致理性判断减弱,而原始感知功能(如触觉、想象)被放大。此时语言暗示可直接作用于皮下中枢,绕过逻辑审查。
(3)心理-生理联动机制:反复的语言暗示会形成“词语-感知”的条件反射。例如,在多次催眠中关联“温暖”与“放松”后,单独提及“温暖”即可触发自主神经系统的放松反应;当催眠师描述瘙痒场景时,被催眠者的镜像神经元会模拟该体验的神经活动,使大脑产生与实际感知相似的生物电信号。
真的好神奇,语言在催眠中不仅是信息载体,还可以是直接干预神经活动的工具。感觉学习系统式催眠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除了需要熟悉掌握理论基础与系统框架,还需不断掌握各种重要技术并反复练习并参与实践。不过我已经做好一直学习的准备,也希望能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越走越远!
盟略心理中心好课推荐
本文地址:https://scmenglue.com/xinwen/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