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加班后的疲惫像潮水般涌来,当亲子间的沉默让人辗转难眠——你是否想过,一支画笔就能打开潜意识的大门?盟略心理曼陀罗艺术疗法工作坊,融合荣格心理学与千年东方智慧,带你在色彩与图形的交织中,释放压力、探索自我,无需绘画基础,就能开启一场与心灵的深度对话。
一、古老智慧与现代心理的疗愈共振
曼陀罗(Mandala)在梵文中意为"圆满",从藏传佛教的坛城沙画到荣格心理学的自性象征,这个圆形图腾始终承载着人类对心灵完整的追寻。荣格在临床中发现,一位被职场焦虑困扰的学员用黑色蜡笔在圆中心反复涂抹,最终呈现出断裂的锁链,这正是其对"工作枷锁"的潜意识投射。这种无需绘画基础的表达,恰是连接意识与无意识的桥梁。
艺术治疗的核心在于激活"六力交互":冥想时的**专注力**如光束穿透情绪迷雾,创作中的**创造力**打破左脑逻辑桎梏,分享时的**表达力**让混沌感受凝结为认知。正如一位学员所说:"我画完才发现,紫色阴影里藏着对母亲30年的怨恨,而我一直以为早已释怀。"
二、20年临床导师的专业护航
工作坊由咨询心理学博士李老师领衔,她拥有20年高校心理工作经验、1万小时咨询时长,曾获教育部2024年度心理健康典型案例奖。无论是带领高三学生通过"学业压力曼陀罗"发现自我苛责模式,还是指导企业团队用"愿景曼陀罗"重建信任,她总能将深奥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创作步骤。
"曼陀罗是心灵的自画像。"李老师会通过三步引导学员:先用呼吸冥想放松左脑控制,再用随机色卡激发右脑直觉,最后通过图形解构发现潜意识密码。这种"科学+体验"的教学,让零基础学员也能在2天内完成有疗愈价值的作品。
三、六大课程特色:从自我觉醒到职业赋能
1.零基础入门,系统进阶成长
课程从基础图案临摹到主题创作逐步深入,初级工作坊即可掌握"情绪色彩解码""家庭动力分析"等核心技能。特别设计的"三阶成长模型"(自我分析→关系改善→助人应用),让一位零基础银行职员结课后不仅缓解了职业倦怠,更考取了曼陀罗引导师资质。
2.沉浸式体验,学用无缝衔接
每半天课程包含"理论讲解+冥想引导+主题创作+团体分享"四模块。在"压力曼陀罗"环节,学员闭眼盲选色卡创作,李老师现场解读:"红色漩涡代表未释放的愤怒,蓝色边框是对理性的强迫性追求";"亲子关系曼陀罗"则通过家庭共创,让父母直观看到孩子用灰色绘制的"沟通屏障"。
3.双轨收获:个人成长×职业技能
-**个人层面**:学会用曼陀罗做压力日记,一位创业者发现,每次用黄色填充圆心时,都是项目关键节点的焦虑显现;
-**职业层面**:掌握团体带领技巧,某中学心理老师将"毕业班曼陀罗工作坊"设计成教育局示范案例,帮助数百名学生缓解考试焦虑。
4.10+实用技法,全场景覆盖
课程涵盖"危机干预曼陀罗""职业规划曼陀罗"等12种技法,配套《曼陀罗心理评估手册》。企业EAP领域,某互联网公司用"未来愿景曼陀罗"缓解裁员焦虑;社区服务中,退休教师用"生命回顾曼陀罗"重构自我价值。
5.12人小班,安全能量场
严格12人小班制,确保每位学员获得1v1创作解读。往期学员反馈:"看到有人和我一样用蓝色涂抹边缘时,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是唯一的'异类'"——这种包容氛围让内向者也能打开心扉。
6.行业认证,助力职业发展
结业证书由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背书,可作为从业资质加分项。更有学员通过课程转型为职业培训师,时薪提升3倍,实现"疗愈自我"与"职业跃迁"的双重蜕变。
##四、从个体疗愈到群体赋能的无限可能
曼陀罗艺术疗法已帮助各年龄段群体:青少年用图形表达叛逆期的挣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通过绘制唤醒记忆,跨国企业用"团队曼陀罗"打破文化隔阂。无论你是被情绪困扰的职场人、寻求亲子沟通的家长,还是想拓展技能的心理从业者,都能在成都金牛万达SOHOA座35层的工作坊中,用一支画笔重获心灵自由。
2025年8月2-3日,这场融合东方智慧与现代心理学的心灵之旅正在预约开启。无需携带任何工具,只需带着对自己的好奇,就能在圆形图腾中完成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当第一笔色彩落在画纸中央,你会发现:那个被日常琐碎遮蔽的真实自我,正透过曼陀罗的圆轮向你微笑——而这,正是改变的开始。
本文地址:http://scmenglue.com/xinwen/872.html